《網絡發票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以來,對節約社會成本、促進經濟實體便利化納稅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極大地契合了新型電商銷售模式。目前,我國電子發票尚處于試點階段,大力推廣、盡快縮短試點周期并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很有必要,具有深遠意義,對相關行業也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電子發票優勢盡顯
相比傳統紙質發票,電子發票的優勢非常明顯。
一是電子發票環節單一,安全可靠。傳統紙質發票印制環節復雜,至少應該經過批準、定點印刷、印刷模板的制作與銷毀、紙張的選用、保管、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稍有不慎就存在遺漏等風險。而電子發票在經過初始設置授權后,只存在后臺維護備份風險,在現有成熟的技術階段,技術風險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如現有的證劵交易所、銀行卡等業務均是通過電子技術實現的,其運行的數據量相對于經濟實體間的交易量要大得多,但其運行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梢哉f,電子發票即使出現問題,現有技術也是可以在極短時間內予以解決的。
二是電子票據運行成本低。因傳統紙質發票是實物形態,其無論是消耗的社會物資資源還是人力資源,都以海量計算。而電子發票除了大數據的硬軟件系統、網絡資源及其維護所必需的人力資源外,幾乎無其他任何消耗。比較而言,電子發票將極大地降低發票運行成本。
三是電子發票具有稅收征納和稽查優勢。電子發票系統屬于共享系統,稅務征收部門可以進行遠程查驗票據,有利于稅務部門快捷、適時地了解經濟實體解繳稅金情況。同時,電子發票可以極為方便地進行網上雙方勾稽核對,核對時長幾乎為零,其真實性、可靠性高度依賴于誠實的軟件系統,經濟實體間的交易存在相互印證性,其偷逃稅款的概率也降到零。而傳統紙質發票的核對需要通過發函等相對落后的手段進行,核實時間跨度長,且其真實性依賴于接受函件的第三方,可靠度存在不確定性。另外,因傳統紙質發票的多聯式,給發票的套開提供了可能(即同一票號采用不同聯次開具不同金額的方式),具有取證難等諸多不便。
四是電子發票可促進經濟實體誠信守法,降低稅務隱性成本。因電子發票存在唯一、時長幾乎為零的驗證性,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作效率,杜絕了應予當期抵扣但因票據傳遞過程時長造成的不能抵扣的現象。同時,電子票據的即時印證性,杜絕了經濟實體套開票據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因為電子發票的授權機制在授權范圍內是可以公開查閱的,杜絕了個別經濟實體和稅務征納機關相互勾結造成稅收流失的可能。
審計無紙化或將成為可能
電子發票使會計核算無紙化成為可能,而會計核算的無紙化必然帶來審計領域的無紙化,遠程審計也將成為可能。因此,會計核算的無紙化將給目前的審計方法、審計實踐等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目前的審計方式是基于會計核算的方式而確定的,會計核算雖然實現了電算化,但是因為外來原始憑證的紙質化,所以,審計雖然可以采用設定程序抽取樣本,但原始憑單的審核勾對還必須依賴審計人員。而會計核算無紙化后,因為原始憑證的完全勾稽,即原始憑證的外部即時印證成為現實,目前采用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也將回歸到詳式審計,對于既定程序化的審核完全可以由數據處理系統代替。
無紙化審計還將極大地節約社會成本,以現行的審計需要對非存放于企業庫存的資產進行外部函證為例,其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僅對于事務所和被審計單位是一種資源浪費,更多的是一種整體社會資源的浪費。而無紙化審計后,這種浪費情形將不復存在。
筆者進行更為大膽和長遠的暢想:經濟實體電子化自動生存的財務報表依賴于授權范圍內公開的相互勾稽的基礎數據,這種數據來源真實可靠,賬務處理系統也完全自動化,這將導致經濟實體的財務造假等行為不復存在,而鑒證性審計也將隨之失去應有的價值,取而代之的將是對于企業財務等方面的咨詢業務。
會計核算方式的深刻革命
原始票據的無紙化處理必然影響到記賬憑證的無紙化處理。目前,企業會計核算大都已經過渡到依賴于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而ERP系統的核心是實現了企業內部管理的無紙化運作,即實現了自制原始憑證的無紙化。發票作為企業外來原始憑證中的主要票據,目前依然嚴重依賴于傳統的紙質版本,顯然限制了會計核算邁向無紙化的步伐。而一旦發票事項電子化,便使得會計核算無紙化成為可能。
外來原始憑證的電子化將帶來會計核算方式的深刻革命,這是一種極大思維慣式和行為的轉換。我們可以暢想,會計憑證不僅僅無紙化成為可能,其記賬方法也將隨之而改變?;蛟S未來,電子化原始憑證對應于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的固化亦成為可能,賬務處理的固化可將會計人員從繁重的賬務處理中解脫出來,這將是非常大的變化。